球盟会(中国大陆)官方网站

焦点访谈丨沙漠种玫瑰、养海鲜、建“大脑”这才是新疆!-球盟会官方网站
全网最安全的网站
全国咨询热线:021-57448569

焦点访谈丨沙漠种玫瑰、养海鲜、建“大脑”这才是新疆!

发布时间:2025-08-04 23:21:41 人气:

  是甜度爆表的水果、葡萄干,还是热情似火载歌载舞的少数民族;是风光旖旎的天山、满目青翠的那拉提草原,还是南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罗布泊?

  今天的新疆,除了这些印象中的特色农产品和地域地貌特点,又增加了许多新标签。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不一样的新疆。

  新疆和田,玉石之都。夏日里,游客穿梭在和田古城,感受热情的音乐、品尝美味的咖啡,体验当地的食补之方。

焦点访谈丨沙漠种玫瑰、养海鲜、建“大脑”这才是新疆!(图1)

  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和田人世世代代都和沙漠进行着拉锯战。去年11月,和田人在沙漠边种下玫瑰,给塔克拉玛干沙漠系上了绿围脖,锁住了这片“死亡之海”。

焦点访谈丨沙漠种玫瑰、养海鲜、建“大脑”这才是新疆!(图2)

  7月的清晨,在于田县锁边的沙漠里,气温逼近40℃,阿芒尼沙和村里人听说技术专家今天到玫瑰花田,都赶来跟他讨教经验。

焦点访谈丨沙漠种玫瑰、养海鲜、建“大脑”这才是新疆!(图3)

  村里许多人在沙漠种玫瑰,他们都担心娇嫩的玫瑰花能否度过沙漠里的这个炎夏?

  阿芒尼沙的村子离塔克拉玛干沙漠只有十几公里,以前沙尘暴是这里的常客,当村民们第一次听说要在沙漠里种玫瑰时,绝大多数人都觉得不可能。没想到村民们还没开种,县里的玫瑰花种植专家就先来了。

焦点访谈丨沙漠种玫瑰、养海鲜、建“大脑”这才是新疆!(图4)

  其实,早在治沙锁边前,于田人就发现这里日照长、昼夜温差大,庄稼不喜欢的沙地恰恰是沙漠玫瑰的最爱。从十几年前开始,于田人种植玫瑰防沙治沙,不仅锁住了沙漠,而且出产的玫瑰品质上乘,已经吸引了许多加工企业到来。

焦点访谈丨沙漠种玫瑰、养海鲜、建“大脑”这才是新疆!(图5)

  2024年,于田县在锁边工程中种下了3万亩沙漠玫瑰,如今,整个县的玫瑰花种植面积已经超过了8.1万亩,一条从种植到生产再到销售的玫瑰花产业链条已经建立起来。

焦点访谈丨沙漠种玫瑰、养海鲜、建“大脑”这才是新疆!(图6)

  新疆和田地区于田县委书记 董燕军:我们全县有23家参与防沙治沙的合作社,今年的玫瑰花种植可以达到一亩4500-5000元,种植好的玫瑰花一亩地收入可以达到万元。我们继续扩展、挖掘玫瑰花今后的深加工,让群众通过玫瑰花种植实现更多收益,实现玫瑰花种植可持续。

焦点访谈丨沙漠种玫瑰、养海鲜、建“大脑”这才是新疆!(图7)

  在自家小院,阿芒尼沙用今年自己种出的玫瑰花,和家里人一起做成了美味的玫瑰酱,现在的她已经开始期待今后更甜蜜的生活。

  沙漠里不仅能种出玫瑰,沙漠里还能养出海鲜。从和田出发,穿过塔克拉玛干沙漠,这个盛夏,紧靠沙漠北线的阿拉尔市水产市场里,本地产的新鲜蛏子一上市,买菜的顾客就停下了脚步。

焦点访谈丨沙漠种玫瑰、养海鲜、建“大脑”这才是新疆!(图8)

  这些蛏子都是当天上午刚从阿拉尔市新开岭镇海鲜养殖场捕捞的,从这里往南就是塔克拉玛干沙漠。原本,这里都是一个个盐碱池,当地曾经想开发淡水养殖,但如何处理盐碱水让他们很伤脑筋。

焦点访谈丨沙漠种玫瑰、养海鲜、建“大脑”这才是新疆!(图9)

  球盟会官网入口

  2023年,浙江宁波援疆团队养殖专家来到了这里,这些让人伤脑筋的盐碱池,却成了专家的宝贝。

焦点访谈丨沙漠种玫瑰、养海鲜、建“大脑”这才是新疆!(图10)

  宁波大学特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浙江省首批援疆科技特派团成员 王欢:我觉得新疆真的是一个宝藏,苦咸水对当地来讲是一种累赘,但对养海鲜却是一个很好的环境。我们做了充分的研究,找到了虾、蟹、鱼、贝生长生存需要什么,盐碱水里面有什么,来进行搭配调水。

焦点访谈丨沙漠种玫瑰、养海鲜、建“大脑”这才是新疆!(图11)

  2024年,3万只青蟹苗从浙江出发,被运到阿拉尔,在专家调配的水中适应一周后,被投入400亩试养池里,一起投下的还有南美白对虾和蛏子、花甲,不到3个月时间,产量喜人。

焦点访谈丨沙漠种玫瑰、养海鲜、建“大脑”这才是新疆!(图12)

  第一年试养,每亩产值就达到了上万元,在当地一下出了名。今年养殖季刚开始,就有人来到养殖场,既是打工,也想学习新技术,只要专家一来,他们就黏上了专家。

焦点访谈丨沙漠种玫瑰、养海鲜、建“大脑”这才是新疆!(图13)

  在市场新鲜开售的蛏子,去年其实只是青蟹的食物,没想到今年长势特别好,反而成了最先上市的产品。今年1400亩的养殖面积,预计产量和收益都非常可观。

焦点访谈丨沙漠种玫瑰、养海鲜、建“大脑”这才是新疆!(图14)

  沙漠边上养出了美味的海鲜,新开岭镇也迎来了一批又一批的参观者,更多人看到了新疆盐碱地变身海鲜养殖场的前景。美味的鱼鲜,如今已经成了新疆的新标签。

焦点访谈丨沙漠种玫瑰、养海鲜、建“大脑”这才是新疆!(图15)

  在吐鲁番这座火热的城市,夜市上的本地三文鱼在炎炎夏日足以打开食客们的味蕾;在赛里木湖边,品尝一口美味高白鲑已经成了游客们必打卡的项目。通过冷链物流,早上刚从水里捕捞上岸的鱼,傍晚已经出现在北京的餐馆里;在伊犁的尼勒克,这里出产的三文鱼已经远赴海外,出口到俄罗斯、泰国等多个国家。

  新疆给人们的意外之喜还有更多。新疆哈密,人们一定知道这里出产的美味甜瓜,或许也听说这里丰富的煤炭资源,却并不一定知道这里正在打造的超级大脑。

焦点访谈丨沙漠种玫瑰、养海鲜、建“大脑”这才是新疆!(图16)

  在哈密市伊吾县的一个煤矿里,每年能产出4000万吨优质煤,日夜奔跑的300多辆矿山卡车中,超过四分之一已经实现了无人驾驶。

焦点访谈丨沙漠种玫瑰、养海鲜、建“大脑”这才是新疆!(图17)

  采用多种传感器融合感知技术,结合人工智能算法,这些无人矿车能够精准识别障碍物,应对各类复杂作业场景。这些生产链条的无人智能化操作,都需要依靠算力网络搭建的超级大脑来指挥。

  在哈密伊吾县的算力创新示范区,一个超级大脑正在建设,在这里进行的运算不仅赋能本地,也开始向外延展。

焦点访谈丨沙漠种玫瑰、养海鲜、建“大脑”这才是新疆!(图18)

  今年年初,国产人工智能DeepSeek大模型横空出世,哈密的算力中心迅速上线“满血版”DeepSeek大模型云服务。

焦点访谈丨沙漠种玫瑰、养海鲜、建“大脑”这才是新疆!(图19)

  能源算力融合(哈密)研究院副院长 李潮:人工智能应用已经跟生产生活各行各业紧密结合,需求非常大。新疆作为我们国家新能源资源最为富集的地方,我们建设算力、服务国内国外算力用户的需求,今年6月,我们两万P的算力基本已经建设完成。

焦点访谈丨沙漠种玫瑰、养海鲜、建“大脑”这才是新疆!(图20)

  两万P算力,相当于10万台高性能服务器同时工作,足以支撑许多复杂的人工智能计算和模型训练。今年7月,哈密市和重庆市正式签约,启动“疆算入渝”项目。

焦点访谈丨沙漠种玫瑰、养海鲜、建“大脑”这才是新疆!(图21)

  通过100G的高速网络连接,企业在训练智能驾驶系统时,包含各类行驶场景的大批数据和计算任务从重庆发送到3000多公里外的哈密伊吾算力中心,完成计算后再将结果返回重庆。这个过程中,网络链路来回超过6000公里,对数据传输的安全性、稳定性、低时延都有极高要求。

焦点访谈丨沙漠种玫瑰、养海鲜、建“大脑”这才是新疆!(图22)

  以往,哈密是进入新疆的东大门,煤炭和农业是它的标签;十年前,戈壁滩上的风和光开启了发展新机遇,绿色能源成为新的亮点,而现在,绿色算力打造的超级大脑成了它最新的名片。

焦点访谈丨沙漠种玫瑰、养海鲜、建“大脑”这才是新疆!(图23)

  在盐碱地里养海鲜,在沙漠里种玫瑰,在戈壁滩上建起庞大的算力网络和智慧大脑……听着都让人觉得很新鲜。

  本来被认为是不利于生存发展的严苛环境,却通过创新破局、技术加持,开发出了红红火火的新产业。曾经的“不毛之地”焕发出蓬勃生机,给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带来了新的增长点。

  这些突破想象的蜕变,不仅是新疆的新面貌,也藏着中国西部腾飞的密码,让未来充满无限可能。

返回列表 推荐新闻
产品名称二十二
产品名称十九
产品名称十五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