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8-07 12:02:14 人气:
自然資源部近日召開發佈會稱,2025年二季度自然資源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督察和執法監督發現,部分地方仍存在違法佔地破壞耕地、非法採礦、毀林毀草破壞生態,甚至弄虛作假逃避監管等違法違規行為,並聯合通報了21起違法違規典型問題。
其中有6起擅自佔用林地毀林毀草:包括山西省渾源縣文化和旅遊局擅自佔用林地86.6畝;遼寧省葫蘆島市首航冶金科技有限公司擅自佔用林草地等155.37畝;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顧小莊村村委會採伐林木後未及時更新造林80.8畝;廣東省遂溪縣湛江光發建材有限公司擅自佔用林地63.67畝;貴州省粵水電能源有限公司擅自佔用林地683.19畝等。
有8起違規佔用耕地或基本農田:包括內蒙古愷鑫農牧業科技有限公司種植綠化裝飾草皮違規佔用永久基本農田459.20畝;上海市金山區楓涇鎮對佔用破壞69.63畝耕地問題監管不力;江蘇省鎮江市句容市天王鎮政府及市相關部門未如實上報種植綠化裝飾草皮違規佔用永久基本農田問題;湖北省荊州市綠普綠化工程有限公司種植綠化裝飾草皮違規佔用永久基本農田340.49畝;廣東省茂名市高州市深德旅遊發展有限公司侵佔耕地47.24畝挖湖造景等。
有5起違法開採礦産:包括河南省南陽市南召縣達康實業發展有限公司以設施農業為名違法開採砂石37萬噸;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流市委、市政府主導推動以工程建設項目施工名義違法開採砂石土等。另有2起提交虛假證明材料等違法違規行為。
自然資源部國家自然資源總督察辦公室副主任何志華表示,這些違法違規典型問題有一部分是地方政府主導,還有一部分涉及相關部門監管不力,相關地方政府及有關部門要汲取教訓,依法依規嚴肅整改查處,同時嚴防簡單化、“一刀切”。各地要認真落實主體責任,切實加強全鏈條各環節監管,健全完善常態化長效機制,堅定不移守牢耕地和生態保護紅線、法律和政策底線。
從通報典型問題來看,違法佔地仍然佔比較高。早在2020年,國務院辦公廳先後下發《關於堅決制止耕地“非農化”行為的通知》《關於防止耕地“非糧化”穩定糧食生産的意見》,嚴禁違規佔用耕地從事非農建設和非糧生産。但仍有部分地方頂風違法違規侵佔耕地,一些基層市縣政府及部門主導推動違法佔地,應引起高度重視。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森林資源管理司一級巡視員孟廣芹表示,未來將以林長制為統領加強執法監督,持續推動部局融合,進一步壓實地方各級黨委、政府保護髮展林草資源主體責任,切實守牢林草生態安全底線。
免責聲明:中國網財經轉載此文目的在於傳遞更多資訊,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站註明“來源:中國網財經”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86-10-88828000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號
關於我們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外宣服務與廣告服務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舉報流程